说起国军74师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它的师长张灵甫。其实,74师前前后后有过多任师长。今天要聊的,是这支部队的第五任主将邱维达。
一说起邱维达,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怎么回事邱维达明明代表参加了解放战争,但是最后却没有成为我人民的俘虏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
自然,邱维达没有成为战俘是有原因的。细算起来,主要是有三个原因。而想要了解其中的原因和故事,还要从邱维达参加革命的那一年开始说起。
很多人都不知道一点,虽然邱维达是将领,但其实他一开始打算加入的并不是,而是。可惜了,阴差阳错。
1904年,邱维达出生于湖南平江,因为家境不错,所以邱维达从小接受过很优秀的教育和进步思想。这也为邱维达的心境澄明奠定了扎实的基础。
在1919年的时候,邱维达积极投身于爱国运动,经常和同学们上街,希望有机会能够造成影响使得慢慢的变多的人加入爱国活动中。
也正是因为如此,邱维达这种冒头的行为引起了英国教会的强烈不满。为了惩罚邱维达,学校开除了邱维达的学籍。当时也让邱维达感觉到非常绝望与痛苦。
不过很快,邱维达就想明白了一切。就算学校不要他,那也丝毫不影响他继续参加爱国运动。而且值得一提的是,在运动中,邱维达还结识了后来成为开国上将的钟期光。
钟期光和邱维达很是聊得来,迅速成为了很好的朋友。得知邱维达被开除后,钟期光介绍邱维达来自己的学校读书。就这样,邱维达终于重新有学上了。
在学校期间,邱维达和钟期光的关系特别好,两人也约定一定要参加革命,为救国救民事业贡献一生。在毕业后,邱维达决定报考黄埔军校,学习军事知识。
虽然进入的是黄埔军校,但是邱维达压根没有打算加入,反而心里很是坚定要加入。尤其是蒋介石在1927年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后,邱维达就更坚定这个想法。
随后在的号召下,邱维达参加了广州起义。只不过因为敌我力量悬殊,起义失败了。邱维达所率领的部队也遭遇了重创,因此和大家走散了,彻底与失去了联系。
真的是命运无情!邱维达只差一步就能加入了。在走散之后,邱维达无处可去,整日浑浑噩噩。就在这样一个时间段,邱维达偶然遇到了一位老同学。老同学介绍他去投奔王耀武。
想到接下来确实没什么更好的办法了,于是邱维达只能去投奔王耀武。这王耀武也是聪明人,看出了邱维达能力出众,所以并不计较邱维达前尘往事,将他纳入麾下。
而邱维达也凭借自己的能力,一步一步的升职,很快成为了王耀武的参谋长。邱维达还是很感谢王耀武的,毕竟他算是自己的伯乐,若无王耀武,他也没有今日。
时间很快来到了抗日战争中。对于抗日,邱维达非常积极,立誓要将日寇驱逐出家园。于是邱维达很快率部前往南京支援,投身到南京保卫战当中。
为了守住南京,邱维达真是视死如归,多次率部打退日军的进攻。不幸的是,在一次作战中,邱维达中弹了,失血过多昏迷当场。
万幸王耀武立马安排人将邱维达接离战场,这才避免了邱维达身死于南京。捡回一条命的邱维达,不仅没有惧怕,反而更加敢拼敢杀。
在接下来的武汉会战、雪峰山大战中,邱维达率部重创日军部队,使用多重战法将日军打的团团转,消灭日军万余人。在抗日战场上,邱维达立下了赫赫战功。是绝对的抗日名将。
时间,来到了解放战争。打抗日战争,邱维达将对方视作为敌人,是抱着必死的信念作战。可是打解放战争,是内战,邱维达很是不愿意与同胞作战。
虽然他已经加入了,但是邱维达从没有忘记自己早些年向往的事情。就算加入后,邱维达也一直很是尊敬,尽可能的避免参加内战。
可是解放战争的对抗,邱维达清楚自己是避免不了了。毕竟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,邱维达尽管很多事情并不愿意,但是他自己也做不了主。因此,邱维达沉默了。
直到晚年后,邱维达依然无法忘却自己当时得知要去打解放战争的心情,直言那种感觉,仿佛像是“绳索又套上了脖子”一般的令人窒息和难过。
很快,局势发展来到了淮海战役。此时的邱维达已经上任了国军74师师长。在早前的孟良崮战役中,张灵甫率领74师战败,自己也身死于孟良崮。
而剩余的74师残部在逃出孟良崮后,也很快回到中。虽然74师残了,但是蒋介石不愿意放弃,于是便下令让邱维达去重建组建74师,并上任师长一职。
邱维达的军事能力很突出,重新组建调整74师不是问题,只是邱维达明白,一旦组建好之后,他势必会被安排率部参加内战。果然,在组建好之后,蒋介石指示他率部进入徐州参战。
且不说邱维达不愿意参战,就认真分析局势来说,邱维达已经看出了一点,那就是在淮海战役中必败无疑。因此,邱维达开始思考起义的事情。
大势已去,节节败退。邱维达明白没必要再做无谓的牺牲与抵抗。于是邱维达当即想办法联系到我人民,表示愿意投诚起义。
面对这样心境澄明的将领,我人民自然欢迎。于是邱维达顺利起义,得到了我人民的优待。起义后的邱维达深受我军信任,并没有限制其人身自由。
邱维达感谢对他的信任,也一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配合人民完成起义工作。还帮助劝谏被俘的将领,劝他们早点接受改造教育,好好学习。
话说回来了,邱维达为什么没有成为战俘呢?原因有三,第二个原因也有隐情。接下来一一来聊聊:
首先是第一个原因,邱维达早些年想要加入的事情,是有根据的,并不是个人虚言。而且就算加入后,邱维达也是一直表示不支持内战。
当年在投入王耀武麾下后,邱维达接到命令率部前往江西围剿红军。邱维达不愿意真的攻打红军,所以一直有意无意放水,态度消极,非常不支持内战。所以,邱维达的态度决定了他不可能会成为俘虏。
接着是第二个原因,之所以说有隐情,是因为邱维达能力总是时而“突出”时而“荒唐”。但是,这才是邱维达的聪明之处,谁敢说邱维达不是有意为之呢?
一打内战,邱维达就外行,拿不下好的战绩。但是一打外战,邱维达敢拼敢杀,重创日军,非常内行。其中有没有隐情,可想而知。
最后是第三个原因,邱维达积极认罪,主动起义投诚。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!这足可以说明邱维达真心诚意,没有成为战俘也是必然的。